2025年7月,《华尔街日报》曝光多起针对美国投资者的中国概念股”杀猪盘”骗局。
这些中概股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通过后人为操纵股价,导致美国数千名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本文来自“华人全球财讯”系列专栏。本系列专栏聚焦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跨境资产与财富管理中的实务动态,着重关注法律风险防控,旨在应对跨境资本操作中的复杂性挑战。本系列专栏集中收录于“渔渡跨境评论”。
美国司法部已将该类欺诈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但跨境监管难题使追责陷入困境。
本文通过受害者案例与监管数据,揭示这场横跨中美两国的金融骗局运作链条。
犹他州大学教授Braden Lindstrom的遭遇颇具代表性。
他在冒充理财顾问的骗子诱导下,斥资8万美元购入纳斯达克上市中企”佳裕国际物流”(Jayud Global Logistics)股票。
该股在持续数月上涨后暴跌96%,与其经历类似的三百余名投资者组成的维权团体,累计损失已达900万美元。
据FactSet数据,202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募资不超过1500万美元的60家中国公司中,超三分之一出现单日暴跌50%以上的极端行情。
香港上市的17家企业同样出现单日腰斩现象。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2022年就警告,这类小盘股IPO常是欺诈前奏。
以近期被停牌的”中国通才教育”(China Liberal Education)为例。
美国司法部起诉书显示,7名来自马来西亚和台湾的交易员通过Facebook广告、WhatsApp群组诱骗美国600名投资者接盘。
他们先以0.13美元/股低价获取1.6亿股,随后拉高抛售套现4.8亿美元。
芝加哥联邦检察官已冻结其中2.14亿美元涉案资金。
纳斯达克回应称已加强退市机制,今年起对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的公司加速摘牌程序。
但跨境执法仍是难点:中国《证券法》第177条明确境外监管机构未经同意不得境内调查,使美国证交会(SEC)难获关键证据。
Meta公司承认正测试人脸识别等技术拦截诈骗广告,但强调需金融机构与政府协同治理。
专业交易员Nathan Michaud发现,诈骗团伙近期转向利用做空机制:先诱使做空者进场,再逼空拉升股价。
以NetClass技术公司为例,其股价5月初狂飙至51美元后暴跌至2美元,做空者平仓需求反而加剧了价格波动。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无法解释股价异动,但承诺加强信息披露。
SEC投资者教育办公室建议:对社交媒体荐股保持警惕,核实顾问资质(FINRA BrokerCheck可查);警惕”稳赚不赔”承诺;中国小盘股因流动性差、信息披露不透明被列为高风险资产。
目前美国司法部已成立专案组,但受害者资金追回率不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