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债权人来说,执行难导致债务清收的道路往往崎岖,尤其是当债务人将资产转移到美国,隐藏在银行账户的迷雾之中。
在奔赴美国执行债务人的海外资产时,无论是执行中国法院的判决还是仲裁裁决,查明债务人在美国的财产线索都是清收的关键。而银行交易记录,作为债务人财务活动的核心证据,能够为债权人提供一幅清晰的资金流向图。
《美国法典》第28篇第1782条款(28 U.S.C. § 1782)为中国债权人打开了一扇取证之门,允许通过美国联邦法院获取银行交易记录,支持外国诉讼或仲裁程序。
本文是全球资产追索系列文章的第136篇,由浩天律师事务所杜国栋律师创作。本系列文章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债权人在美国诉讼中可以调查到的银行交易记录类型,分析其在追债中的作用,并分享一些实践中的心得。
一、银行交易记录:资金流向的“活地图”
银行交易记录是债务人财务活动的缩影,记录了资金的来龙去脉。
对于债权人来说,这些记录不仅能揭示账户余额,还能追踪资金转移的路径,暴露隐藏的资产。
相比房地产登记或公司股权,银行交易记录的即时性和流动性使其成为追债的首选目标。
在美国,银行交易记录通常由大型商业银行(如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或美元清算行(如纽约梅隆银行)持有,涵盖个人账户、企业账户甚至信托账户。
1782条款允许中国债权人向美国联邦法院申请获取这些记录,支持中国法院的判决执行或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成功获取交易记录后,债权人可以用来冻结账户、追踪资金流向,或为中国诉讼提供证据。
说实话,我们团队内容讨论时经常感叹,每次看到一串交易记录,就像翻开了一本债务人的财务日记,里面藏着无数追债的线索。
二、可以调查哪些银行交易记录?
通过1782条款,中国债权人可以申请调查的银行交易记录种类丰富,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 账户基本信息
这是最直接的记录类型,包括账户持有人姓名、账户号码、开立日期和账户类型(个人账户、企业账户或信托账户)。
这些信息能帮助债权人确认债务人是否在美国持有账户,以及账户的规模和活跃程度。
例如,债权人可能发现债务人在花旗银行有一个活跃账户,余额足以覆盖部分债务。
2. 交易历史
交易历史记录了账户的每一笔存取款、转账或支付详情,包括日期、金额、交易对手和备注。这样的记录能揭示债务人的资金流向,比如一笔大额转账是否流向了关联公司或离岸账户。
我记得一个案例,债权人通过交易历史发现债务人将资金转到加州一家房地产公司,进而锁定了其隐秘房产。
3. SWIFT电汇记录
对于涉及跨境交易的债务人,SWIFT电汇记录尤为关键。这些记录由美元清算行(如摩根大通或纽约梅隆银行)持有,包含电汇的付款人、收款人、金额、SWIFT代码和交易参考号。
例如,债务人可能通过SWIFT电汇偿还美国贷款或支付供应商,留下资金足迹。债权人可以利用这些记录追踪资金是否流向其他司法管辖区。
4. 银行对账单
银行对账单提供了账户的定期快照,汇总了特定时间段内的余额和交易活动。它们虽然不如交易历史详细,但能快速确认账户的活跃程度和资金规模,适合作为初步线索。
5. 关联账户信息
如果债务人通过关联人(如亲属或公司)隐藏资产,债权人可以申请调查与债务人相关的其他账户记录。例如,债务人可能将资金转到配偶或关联公司的账户,这些记录能帮助债权人打破资产隐藏的屏障。
6. 存款证明和支付凭证
某些情况下,债权人可以申请获取存款证明(如大额存单)或支付凭证(如支票或电汇确认),揭示债务人的大额资金动向。这些记录在追查高价值资产时尤其有用。
三、银行交易记录的追债威力
银行交易记录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故事性”。
账户余额告诉你债务人有多少钱,交易历史告诉你钱去了哪里,SWIFT记录则能跨国追踪资金流向。这些信息可以直接支持中国法院的资产冻结或扣押,或通过《纽约公约》推动国际仲裁裁决的执行。
比如,债权人可能通过交易记录发现债务人将资金转到美国关联公司,进而申请冻结账户。我见过一个案例,债权人靠一笔SWIFT电汇记录,追回了债务人转移到佛罗里达的投资款。
更妙的是,交易记录还能为后续取证指路。比如,交易历史显示一笔款项流向房地产公司,债权人可以进一步申请庭外质询或房产登记,拼凑完整的资产图谱。这种“顺藤摸瓜”的能力,让银行交易记录成为追债的起点。
四、小心这些陷阱
获取银行交易记录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银行可能以合规为由限制披露,尤其是涉及信托账户或多方交易时,债权人需提供具体线索(如账户号码或SWIFT代码)。其次,债务人可能提出反对,拖延程序,增加听证会成本。此外,1782程序费用不菲,律师费、法院费加上翻译公证,可能高达数十万美元,耗时数月。债权人得掂量清收金额和投入。
应对这些陷阱,提前收集线索是关键,比如通过债务人的公开交易或社交媒体推测银行。找个精通1782条款的美国律师也很重要,他们能让申请更精准,化解反对。证据在中国的使用也得注意,需经美国法院认证和使领馆领事认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77条要求,否则可能白忙一场。
五、写在最后
银行交易记录是追查债务人美国资产的“活地图”,从账户余额到SWIFT电汇,每一笔记录都可能藏着清收的突破口。
1782条款让中国债权人有机会通过美国法院获取这些记录,支持判决或仲裁裁决的执行。
跨境追债从来不易,但有了银行交易记录的指引,中国债权人可以在美国金融迷雾中找到方向,逐步逼近清收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