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良资产激增和国内清收受阻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债权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债务人通过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规避清偿义务的现象日益普遍,使得传统境内追偿手段频频受阻。
全球资产追索作为一种突破国界壁垒、维护债权人权益的战略路径,已从技术性解决方案演变为化解债务困境的迫切抉择。
本文基于《2025年中国金融债权全球追索年度报告》的核心内容,分析不良资产激增的根源、跨境追索的刚需群体及其市场动因,并探讨全球追索的战略意义。
本文是全球资产追索系列文章的第140篇,由浩天律师事务所杜国栋律师创作。本系列文章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1. 不良资产激增与国内清收困境
当前,中国金融业正经历不良资产的“海啸”。2024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规模高达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的3.1万亿元和2023年的3.23万亿元显著增长。
不良资产市场交易活跃,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挂牌不良贷款转让总额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80.2%。房地产行业是主要风险来源,其长期依赖“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模式,在融资收紧后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导致企业违约和退市潮,债权人持有的抵押资产大幅贬值。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达7703.1亿元,信用债和海外债的偿债压力持续传导至金融机构。
国内清收面临双重困境。
首先,债务人境内资产匮乏,执行程序低效。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执结案件911.8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突破2万亿元,但40%-50%的案件属“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执行不能案件,部分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本)占比超60%。例如,广东省东莞市第一法院近三年金融执行案件中,35.55%为零清偿率案件,拍卖流拍率高达71.41%。
其次,债权人竞争激烈,有限资产被多方围猎,如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案中,4915家债权人争夺残值资产,普通债权清偿率仅4.45%,部分子公司甚至归零。
2. 债务人境外藏富的挑战
与国内清收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务人通过隐秘而高效的手段将资产转移至境外,规避清偿义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总额达10.22万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42万亿美元,主要分布在香港(6101亿美元)、美国(3316亿美元)、开曼群岛(1156亿美元)和英属维尔京群岛(720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2024年6月,可能有2540亿美元非法流出中国。福布斯指出,2024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移民人数预计达15,200人,每人携带3000万至10亿美元财富。
债务人常利用外汇掮客、地下钱庄、虚拟货币交易或离岸公司等渠道,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例如,通过在开曼群岛注册多层控股公司,购置香港豪宅或新加坡商业地产,或通过离岸信托隐藏财富。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国内清收难度,还因跨境法律壁垒增加了追索复杂性。
3. 全球资产追索的刚需群体
全球资产追索的需求广泛存在于各类金融债权人中,涵盖传统债权融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及创新金融工具参与者。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通过表内贷款和表外理财为企业提供资金,尤其在房地产行业通过委托贷款和受益权转让等方式间接融资,当债务人转移资产后,银行不得不寻求跨境追索以维护权益。
信托公司通过“明股实债”或直接贷款为项目注入资金,涉及复杂交易结构,违约后需通过全球追索兑付投资者。
保险公司将长期资金配置于商业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项目风险触发追偿需求。
证券公司通过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回购提供资金,股票爆雷潮使其面临跨境追索的迫切需要。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对赌条款和股权回购保护权益,但创始人资产转移海外常使这些措施失效。
担保公司因代偿责任转为债权人,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借贷人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短期融资,资源有限使其在面对跨境资产转移时追偿难度更大。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不良债权成为新债权人,民间不良资产投资者追求高收益,但均需建立专业跨境追索体系以应对债务人的资产转移策略。
4. 全球资产追索的战略意义
面对国内清收的低效和境外藏富的挑战,全球资产追索为债权人提供了突破路径。其战略意义在于:
(1) 突破国界壁垒:通过跨境司法执行和仲裁裁决,债权人可追索债务人在香港、美国、开曼群岛等地的资产,弥补国内清收不足。
(2) 应对复杂资产转移:债务人利用离岸公司、信托或虚拟货币隐藏资产,全球追索通过专业资产追查和法律工具(如Mareva禁制令、Norwich Pharmacal披露令)锁定财富。
(3) 提升清偿率:国内清偿率低迷,跨境追索通过锁定高价值海外资产(如豪宅、股权、存款)显著提高回收率。
(4) 适应全球化趋势:随着跨境资产流动频繁,全球追索不仅是应对当前困境的工具,更是金融债权人适应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5. 结论
在不良资产激增和国内清收受阻的严峻形势下,债务人跨境转移资产加剧了债权人困境。全球资产追索作为突破国界壁垒的战略路径,为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PE/VC、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人及AMC等提供了维护权益的迫切选择。
通过专业化的跨境追索体系,债权人能够应对债务人复杂的资产转移策略,提高清偿率,适应全球化金融环境。面对激烈的债权人竞争和资产耗散风险,迅速行动、构建全球追索能力,是中国金融债权人在2025年化解债务困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