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投资、经商或生活。然而,当债务纠纷发生,尤其是当债务人将财产转移并隐匿在境外,比如新西兰时,中国债权人往往面临跨境追索的难题。
如果您是一位中国债权人,希望在新西兰执行中国法院的判决或仲裁裁决,以追回债务人隐匿在境外的财产,那么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帮助您了解在新西兰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路径与实际操作。
本文源自「跨境清收百科」系列,由杜国栋律师团队创作,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一、为什么选择新西兰?
新西兰作为传统法治国家,拥有稳定、透明和高效的司法体系,长期以来是国际投资者和资产隐匿者的青睐之地。对于那些希望追索转移到新西兰的财产的中国债权人来说,了解新西兰的法律环境和执行机制至关重要。
虽然中国与新西兰之间尚未签署关于互相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执行的可能性。
尤其当您持有的是一份中国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或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时,您依然有可能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新西兰寻求承认与执行。
二、新西兰执行外国判决的法律基础
在新西兰,与中国判决或仲裁裁决相关的执行,主要依据以下几部法律与规则:
1.《1934年相互执行判决法》(Reciprocal Enforcement of Judgments Act 1934):这部法律主要适用于与新西兰签署互惠执行协议的国家,目前并不包括中国。因此,通过该法案直接执行中国法院判决的路径暂时不可行。
2.《2016年高等法院规则》(High Court Rules 2016):这是新西兰高等法院处理各类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包括外国判决的登记与执行。
3.《2010年跨塔斯曼程序法》(Trans-Tasman Proceedings Act 2010):该法仅适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判决互认与执行,不适用于中国。
因此,目前中国债权人若想在新西兰执行中国法院的民事或商事判决,通常需要通过普通法路径(Common Law)来申请承认与执行,即向新西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可该外国判决并赋予其可执行性。这意味着,您不能直接“登记”中国判决,而是要通过法院的认可程序,将中国判决转化为可在新西兰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
三、中国仲裁裁决的执行可能性
相比于法院判决,中国仲裁机构(特别是依据《纽约公约》成员国的仲裁机构)作出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新西兰的承认与执行前景相对更加明确。
新西兰是《1958年纽约公约》(New York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的缔约国。因此,只要您的仲裁裁决符合公约要求,例如仲裁协议有效、仲裁程序合规、裁决不违反新西兰公共政策等,您可以通过新西兰法院申请承认与执行该仲裁裁决。
四、执行外国判决的主要流程与挑战
1. 确认判决的可执行性
首先,您需要确保手中的中国判决或仲裁裁决是最终的、具有约束力的,并且已经不能再通过中国境内的正常法律程序上诉或变更。此外,该判决必须是针对一定金额的金钱债务,并且尚未得到全部履行。
2. 时效限制
在新西兰,您必须在外国法院作出判决之日起的6年内,向新西兰法院提出承认与执行的申请。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窗口,除非有特殊理由,否则法院可能会拒绝受理。
3. 向新西兰高等法院提出申请
由于中国与新西兰之间没有互认判决的条约,您需要向新西兰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承认您的中国判决,并允许其在当地执行。这个过程类似于重新提起诉讼,您需要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
(1)中国判决是最终且具有约束力的;
(2)该判决涉及确定数额的金钱;
(3)判决在原判决国是可以执行的;
(4)双方当事人在原诉讼中得到了公平的程序保障;
(5)判决未通过欺诈手段获得,也未违反新西兰的公共政策。
您还需要准备一系列辅助文件,比如经过公证和认证的判决书原件、证明判决已生效的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相关信息、以及可能的翻译件等。
4. 通知债务人并应对可能的异议
在申请获得初步认可后,法院会通知债务人。债务人有权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反对意见,比如主张原判决是通过欺诈获得、违反了新西兰的公共政策、原审判程序不符合自然正义、或者未及时收到诉讼通知导致无法抗辩等。如果债务人提出异议,法院将就此进行审理,您可能需要进一步举证和辩论。
5. 执行阶段
一旦法院认可了您的中国判决并下达可执行的命令,您就可以按照新西兰的法律程序,对债务人位于新西兰境内的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些财产包括债务人的不动产(如房产)和动产(如银行存款、车辆、股权等),但也存在一些法定的例外情况。
五、成本与风险考量
在新西兰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因此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法律费用:聘请新西兰当地律师的费用可能较高,尤其是在涉及跨境证据收集和复杂法律争议时。
2.法院费用:包括申请费、登记费、服务费用等。
3.时间成本: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到3个月,但如果债务人提出异议,时间可能进一步延长。
4.执行风险:即使判决获得承认,如果债务人没有足够的可执行财产,或者财产已被转移,您仍可能面临执行不到位的现实风险。
六、给中国债权人的建议
1.尽早行动:一旦发现债务人将财产转移至新西兰,应尽快咨询专业国际律师,评估执行可能性,并在法定时效内启动程序。
2.证据充分:确保您持有的判决或裁决文件齐全、真实、有效,并经过必要的公证与认证程序。
3.专业支持:新西兰的法律体系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委托熟悉新西兰执行程序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他们能够为您提供从文件准备、法院申请到财产执行的全程支持。
4.考虑仲裁途径:对于未来的跨国交易,尽量选择国际仲裁作为争议解决方式,尤其是选择《纽约公约》成员国的仲裁机构,以便未来在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多个国家更便捷地执行仲裁裁决。
七、结语
尽管中国与新西兰之间尚未建立直接的判决互认机制,但通过新西兰成熟的法律程序,中国债权人依然有机会在新西兰境内追索债务人的隐匿资产。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当地法律、合理规划执行策略、并借助专业力量高效推进。
对于那些决心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债权人而言,新西兰并非无法攻克的堡垒,而可能是追回资产、实现正义的重要一站。
如您有进一步的需求或具体案例需要探讨,建议联系新西兰当地的专业律师,获取定制化的法律意见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