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时代,诈骗赃款的“增值魔咒”正重塑全球司法格局。9月29日,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的审判席上,中国籍嫌疑人钱志敏(Qian Zhimin,又名Yadi Zhang)当庭认罪,承认持有和转移价值50亿英镑(约480亿元人民币)的比特币犯罪所得。
这一“全球最大比特币没收案”源于中国非法集资骗局,却在英国“开花结果”——6.1万枚比特币从2017年的“廉价资产”增值至今日天价,远超原诈骗金额430亿元人民币
英国皇家检察署(CPS)已启动受害赔偿框架,但剩余资产的归属引发热议:12.8万中国受害人索赔完毕后,巨额余额能否回流中国?
基于中英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参与分配,甚至获70-80%份额。这不仅是法律权利,更是数字反腐的“里程碑”。
本文来自「全球资产追索评论」系列文章,由杜国栋律师团队创作,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一、庞氏骗局:从虚假养老到比特币逃亡
钱志敏案的源头,可追溯至2014年的天津滨海新区。那一年,比特币价格尚在三位美元徘徊,中国加密热潮方兴未艾。钱志敏以“花花”之名,操控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Lantian Gerui),打着“金融科技、智能养老、生命环”等旗号,推销收益率高达100%-300%的“投资理财”产品
实则庞氏骗局:上游资金“拆东墙补西墙”,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累计非法集资430亿元人民币,波及近13万户家庭,覆盖全国31个省区。
2017年9月,中国央行等七部委“9·4禁令”落地,ICO(首次代币发行)被定性非法,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关停
蓝天格锐崩盘,钱志敏早有准备:她持圣基茨和尼维斯护照(英联邦国家,无签证入英),化名Yadi Zhang携比特币出逃
比特币价格从年初1000美元飙至年底近2万美元,一年内翻15倍——她的“逃生基金”瞬间增值
抵达伦敦后,钱志敏雇佣华人助手Jian Wen(温俭)充当“白手套”,用比特币兑现购置豪宅、珠宝
2018年10月,英国警方首次突袭其住所,起获电脑、U盘等载体,却未立即解锁钱包。2020年,4500枚比特币“神秘失踪”,直至2021年警方破解,查获6.1万枚比特币(时值14.1亿英镑)。
Jian Wen案先行:2024年3月,她经两次审判仅被判洗钱一项罪,获刑6年8个月
钱志敏则于2024年4月落网,辩护律师Roger Sahota(加密资产与反引渡专家)一度主张比特币为“合法投资”,指责中国“打压成功投资者”
但9月29日,她认罪POCA(英国《2002年犯罪所得法》)两项指控:非法持有/转让加密货币及获取犯罪财产
量刑听证定于11月,审判提前结束。
二、民事追缴的“剩余战场”:比特币增值放大博弈
当前,钱志敏案进入“资产清算”阶段。2023年12月,英国高等法院根据POCA第245A条发出财产冻结令,禁止比特币转移
2024年9月18日,CPS启动民事追缴程序(civil recovery proceedings),一旦法院颁发recovery order,比特币将由官方受托人管理
受害人通知已发布:中国投资者通过己任、段和段、盈科等律所代理,逾千人向高等法院提出POCA第281条“权益主张”(interest claim),证明原始投资被非法剥夺
预计2026年1月开庭,索赔总额估算30-50亿元人民币(基于已申报碎片信息),占总值不足10%。
剩余约430-450亿元将成为焦点。POCA第5部分规定,无人主张的资产将被没收:一半归警方(反洗钱调查),一半入内政部财政
比特币的匿名性加剧权属挑战——钱志敏辩称部分为“合法收益”,但警方链上追踪已确认源于中国诈骗
CPS强调“履行国际义务”,但默认路径是英国“独吞”
此外,蓝天格瑞海外清盘申请(2024年7月由Wang Wu提起)延期至11月15日,尚未实质进展。
三、中国“分羹”路径:条约优先,撬动增值“正义”
中国政府参与剩余资产分配的法律基础牢不可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2013年生效)第20条核心规定:英国作为被请求方,“可在法律许可下,向中国返还或者分享没收资产或其出售收益”。若资产源于中国犯罪(如非法集资),英国“应”优先返还(扣除执行费用),比例由协商确定
该条超越POCA国内分配,允许中国介入增值部分——比特币从430亿元原赃增值至480亿元,可视为“额外犯罪所得”。
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2018年生效)第28条支持:可向外国请求返还没收违法所得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CAC)第57条及FATF框架强化义务,中英均为成员
先例佐证:2023年中新建交龚晓华传销洗钱案,新西兰警方没收7000万纽币,向中国分享55%(3800万纽币),创该国最大资产分享纪录
在钱志敏案中,中国可获70-80%份额,用于受害补偿或“天网行动”反腐基金。
操作路径明确:民事索赔完毕后(2026年中),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向英国内政部提交MLA请求,附诈骗证据和溯源报告。协商形式为转账或信托,立即变现比特币避险
挑战包括程序漫长(1-2年)和上诉拖延,对策:聘英中律师(如Fieldfisher)监控,借助UNCAC施压
若不行动,剩余将充公英国,损失巨大——这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正义账。
四、结语
钱志敏案如一面镜子,映照比特币的双刃剑:诈骗者“乘风破浪”,受害人却陷泥沼。480亿元资产,不仅是钱志敏的“罪证”,更是中国13万受害人的“救赎基金”。
中英条约赋予中国主动权,中国应积极参与分享。否则,“正义红利”将成英国的“意外之财”。中国,正值窗口,勿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