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香港高等法院的一场听证会将中国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推向了风口浪尖。
恒大清盘人向法庭申请任命接管人,以追查并保全许家印的资产,试图从这位亿万富翁手中追回42亿美元(约合3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分红。
这场法律战不仅揭开了恒大450亿美元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更将中国地产大佬海外财富的隐秘面纱置于公众视野,引发了关于财富、权力与责任的激烈争论。
本文来自“全球资产追索评论”系列文章,由杜国栋律师团队创作。本系列文章聚焦于海外资产调查和境外诉讼与执行,有效应对债务人海外资产转移的难题。
1. 清盘人“敌对”追击,许家印拒绝披露
恒大自2021年违约以来,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标志性符号。
2024年初,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这家曾经的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任命Alvarez & Marsal的Edward Middleton和Tiffany Wong为清盘人,负责追回资金以偿还债权人。
清盘人锁定了一个惊人数字:60亿美元的股息和薪酬,其中许家印个人在2017年至2021年间独得42亿美元。
在9月2日的听证会上,许家印并未现身,但他的律师团队为他进行了激烈辩护,指责清盘人对其“敌对态度”导致追查行动不公。
律师称,许家印拒绝披露资产的行为有其合理性,强调案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然而,清盘人则表示,许家印的沉默为追回资金设置了巨大障碍。他们已梳理了与恒大相关的3000家实体,试图挖掘这位地产大佬隐藏在全球的财富线索。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Herbert Au-Yeung在听证会上表示,将择日作出是否任命接管人的裁决。这场判决不仅关乎恒大的债权人能否拿回一分钱,还可能为其他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企创始人设立先例。
2. 隐秘的财富帝国:42亿分红去向何方?
许家印的财富故事堪称中国房地产兴衰的缩影。作为恒大的灵魂人物,他通过控股近60%的股份,在过去十年间累计获得超70亿美元的股息。
彭博社数据显示,这些资金流向了全球各地的投资,包括伦敦、温哥华等地的豪宅,以及未公开的艺术品收藏。
然而,自2023年底彭博社报道许家印被中国警方带走并接受“住宅监视”后,他的行踪和资产详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清盘人透露,许家印的家族网络同样复杂。他的前妻丁玉梅持有价值高达3.5亿美元的全球房产,包括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33套豪宅和温哥华市中心One Wall Centre的47楼公寓。
此外,清盘人在广州一处公寓中发现了丁玉梅母亲名下的“惊人”艺术品收藏,暗示财富可能通过家族渠道分散隐藏。
恒大的债务规模初步估计为450亿美元,许家印的42亿美元分红约占债务的八分之一。
若清盘人成功迫使许家印披露资产,可能为债权人带来一丝希望。
然而,跨境追查资产的复杂性不容忽视。恒大主要内地业务通过广州凯隆置业有限公司持有,而内地与香港的司法管辖差异使得清盘人难以直接触及内地资产。
2024年,内地法院已受理凯隆的清算申请,进一步加剧了追债难度。
3. 法律与道德的交锋:亿万富翁的最后防线
许家印的拒绝披露策略并非孤例。他的前妻丁玉梅和前首席执行官夏海钧均曾通过延期、申诉等手段拖延资产披露。
夏海钧在加州拥有价值约5亿美元的资产,包括房产和投资,其妻子名下也有2400万美元的房产和车辆。清盘人质疑夏海钧披露的完整性,并继续对其施压。
这场法律战不仅是一场资产追逐,更是一场道德与责任的较量。恒大违约后,数十万投资者和购房者血本无归,而许家印的奢华生活与巨额分红却成为舆论焦点。
2023年,中国监管机构指控恒大内地主要子公司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5600亿元收入,罚款41.8亿元,这一金额进一步压缩了债权人的回收空间。
4. 判决悬而未决,地产圈的警钟长鸣
9月2日的听证会只是这场资产追逐战的序幕。法官的最终判决将决定清盘人能否突破许家印的“沉默壁垒”,也可能影响其他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房企创始人。
彭博社统计,自房地产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开发商已违约约1500亿美元债务。许家印案的进展或将成为标杆,决定其他富豪是否需要更透明地披露海外资产。
与此同时,恒大于8月25日正式从香港交易所退市,结束了16年的上市历史。这家曾经市值千亿的巨头,如今只剩一地鸡毛。清盘人面临的不仅是追回资金的法律挑战,还有如何在复杂的家族网络和跨境司法壁垒中找到突破口。
5. 结语:财富与危机的双面镜
许家印的资产追逐战,映射出中国房地产从巅峰到谷底的曲折轨迹。他的42亿美元分红、隐秘的全球资产,以及与清盘人的法律博弈,不仅是恒大危机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一个注脚。
无论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如何,这场追逐战都将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记:当财富帝国轰然倒塌,隐藏的财富能否逃脱追查?答案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